ENGLISH
首页 > 业务部 > 数据与综合服务类
研究发展部
2021-06-21

一、概况
  国家遥感中心研究发展部依托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简称"中科院遥感所")。中科院遥感所成立于1979年,是从事遥感科学基础研究与综合应用技术的国家级、开放型研究机构。经过三十多年的探索与发展,中科院遥感所建立了遥感基础研究、高技术研发、综合应用与产业化等"三位一体"的科研格局,拥有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遥感卫星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航天局航天遥感论证中心、国家遥感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个国家级研究机构和18个科研单元,形成全面覆盖科学、技术、工程、应用、产业的遥感科技创新技术体系及其人才梯队。


二、研究方向
  中科院遥感所以遥感科学与技术创新为基础,以多尺度辐射传输建模与反演、天空地一体化遥感系统论证、综合国情遥感监测与预警等为支撑,主要开展遥感科学与试验、遥感技术前沿与信息挖掘、遥感综合应用、遥感信息工程与产业化四大方向的研究。研究内容涉及遥感辐射传输与定标、新型遥感探测机理、高光谱遥感、红外多角度遥感等基础理论领域,以及农业遥感、海洋遥感、环境遥感、灾害遥感、国土遥感、大气遥感、城市遥感、极地遥感和深空探测遥感等应用研究方向,为国家安全、经济发展、资源开发、防灾减灾、环境保护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为国防现代化、信息化建设提供遥感应用技术支撑,为地方政府、重大工程、企业和公众用户提供空间信息服务。

三、科研成果

多尺度光学遥感辐射传输建模


  建所以来,中科院遥感所在遥感科学实验、基础理论方法、技术攻关、典型应用等方面取得了大量科研成果:成功组织了腾冲、津渤、二滩水能三大遥感试验,开启了我国遥感应用研究的先河;形成了遥感信息传输及其成像机理、多尺度辐射传输建模与反演、陆表生态环境要素主被动遥感协同反演理论与方法等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理论成果;研制了新型多角度遥感系统、多模态航空数字相机系统、遥感图像处理及遥感信息整编平台、GNSS-R海洋微波遥感系统及IRSA、HIPAS、GRACE、GeoBeans等多款软件系统;建立了全国土地覆盖与利用、土壤侵蚀、城市扩张、湿地分布等数据库;创建了由国土资源遥感监测、灾害遥感监测与预警、农情遥感监测速报、环境监测与预警四大运行系统组成的综合国情遥感监测与预警系统,多次为国家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咨询。截至"十一五",已取得科研成果数百项,其中,90余项获国家级和部级科技成果奖,已成为我国遥感技术发展与创新的重要基地。

2008年奥运青岛浒苔应急监测

中国农情遥感速报系统全球长势监测


  四、人才队伍
  中科院遥感所现有在职职工29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2人、"百人计划"入选者7人、"千人计划"入选者1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3人,科研人员平均年龄37岁,博士学历人员占55%,科研和管理队伍知识、年龄结构日趋合理。设有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2个学科的博士、硕士授予点,以及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硕士培养点,并设有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博士后流动站,每年为国家培养近100名博士生和硕士生人才。
  五、技术装备
  30多年来,中科院遥感所在科研基础设施建设、重大装备自主创新研发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设有河北怀来综合实验基地,在广西、内蒙等地建有多个国内定标与真实性校验场网;拥有全波段多平台遥感测量实验设备、遥感卫星数据接收平台、空气质量超级监测站等试验装备;研发了多角度偏振传感器、多光谱冠层成像仪、地面光谱成像仪等自制仪器,为开展对地综合遥感实验和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保障。

实验仪器设备


  六、国际合作
  中科院遥感所积极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全球对地观测组织、国际对地观测卫星委员会、联合国信息通讯技术与发展全球联盟等遥感应用领域内的国际组织,与美国、法国、日本、加拿大、俄罗斯、泰国、埃及、巴西等十几个国家的对地观测机构建立起了长期、稳固的友好合作关系;与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国际光学工程学会等国际学术团体建立了常态化交流机制。

国际交流


  七、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20号北 北京9718信箱
  邮编:100101
  网址:www.irsa.ac.cn
  电话:010-64879268
  传真:010-64889570

Copyright©2000-2021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国家遥感中心
京ICP备05006171号-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柳林馆南里甲8号楼西侧 100036     地理位置
电话:010-58881180     传真:010-58881179
邮箱:webmaster@nrscc.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