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首页 > 业务部 > 系统与装备类
惯性导航系统与装备部
2021-06-23

                                                                                         

一、概况
  国家遥感中心惯性导航系统与装备部依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称"北航")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北航成立于1952年,是一所具有航空航天特色和工程技术优势的多科性、开放式、研究型大学,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基础性、前瞻性科学研究,以及战略高技术研究的历史使命。作为新中国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学府,北航一直是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校。学校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的重点高校,拥有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仪器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力学等多个与导航遥感相关的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具有航空航天特色和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
  北航仪器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一级学科是我国惯性导航技术的发源地与人才培养的摇篮,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一流的科研条件,多年来积累了雄厚的研究基础。作为国内最早开展惯性导航技术研究的单位,由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提议,我国惯性技术奠基人林士谔先生主持,北航于1956年成立了我国第一个"航空陀螺与惯性导航"研究室,"十五"期间建立了国防科工局光纤陀螺工程化基地,"十一五"期间建立了"新型惯性仪表与导航系统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并与合作单位联合建立了"国家卫星导航工程研究中心",2010年正式获批"惯性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是国内唯一从事惯性技术研究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二、研究方向
  根据国民经济、国防建设、社会发展和市场需要,瞄准国际前沿,以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为研究基地,开展惯性导航技术领域的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和重大应用的自主创新研究,引领我国惯性导航技术的发展,围绕我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等重大需求,已形成新型高性能惯性器件、高精度捷联惯性导航系统、高精度位置姿态系统(POS)和航空遥感惯性稳定系统四个重要研究方向,形成了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与高新技术产业化三位一体、相互支持、相互补充的格局。
  三、科研成果
  基于历史的积淀和现代科研条件,北航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先后主持承担了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国防973项目、国防基础科研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型号研制项目等几十个重大项目,取得了一批国家级重大科研成果。近5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发表SCI/EI收录论文40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0余项,为我国惯性导航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科研成果广泛应用于航空遥感测绘、重大自然灾害监测、城市规划以及国防建设,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技术优势和整体实力,对于引领和支撑高分辨率对地观测行业进步、促进航空遥感产业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作用。
  四、人才队伍
  北航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科研队伍实力雄厚,拥有一批高水平的科研团队和国际知名科学家,共有在职职工167名。其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千人计划"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讲座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973首席科学家1人,863专家组成员5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1人,国防科技工业杰出人才奖1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4人,教授31人,博导30人。拥有国内首批博士点、首批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仪器科学与技术获批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并设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培养和补充科技创新人才队伍,每年约有400余名研究生在学院科研学习,培养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已成为我国惯性技术领域的中坚力量。
  五、技术装备
  近年来,北航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在科研基础条件建设和重大装备的自主创新研发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先后建立了专门从事惯性技术研究的"新型惯性仪表与导航系统技术"部级实验室和"惯性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围绕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等国家重大专项的前沿问题,在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的支持下,建成了国防科工委"光纤陀螺工程化基地",建立了高精度抗辐照光纤陀螺技术、小型高精度惯性导航系统、高精度位置姿态系统(POS)和航空遥感用惯性稳定系统等创新研究平台,自主研制了惯性器件用高精度综合环境测试系统、POS用高精度误差标定系统、POS用高精度三轴模拟仿真验证系统。基于上述科研条件,在国内率先研制了首个航空遥感用高精度POS和轻量化/大负载惯性稳定平台,并形成了系列产品,已应用于可见光相机、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等航空遥感对地观测系统。

 

   


  六、国际合作
  北航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注重国际交流合作,瞄准国际惯性技术前沿,构建国际一流的创新研究基地。2006年成功举办了第一届"中英空间科学与技术研讨会",并在国家航天局支持下建立了"中英空间科学与技术联合实验室"。依托该实验室,在新型惯性仪表、先进导航理论与方法等方面,与国外著名研究机构开展了一系列合作研究。聘请英国RAL空间技术部主任Richard Holdway院士为名誉教授,聘请牛津大学空间物理系系主任Roger Davids为顾问教授,通过千人计划引进OPEN大学行星探测与空间科学研究中心主任John Zarnecki教授来学院工作。迄今已成功举办了六届中英空间科学技术合作研讨会和七届"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strumenta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国际会议。通过国际交流合作,显著提高了基础理论研究、前沿技术探索以及应用技术推广水平,提升了在先进惯性仪表与系统技术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中英空间科学与技术联合实验室       RAL-北航第一代原子干涉陀螺仪研究平台与研究小组


  七、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7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邮编:100191
  网址:www.buaa.edu.cn
  电话:010-82338479
  传真:010-62316813

Copyright©2000-2021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国家遥感中心
京ICP备05006171号-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柳林馆南里甲8号楼西侧 100036     地理位置
电话:010-58881180     传真:010-58881179
邮箱:webmaster@nrscc.gov.cn